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和论证不是为了赢得辩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

吕丽莹 童行学院 2019-11-30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这些从中学起我们就耳熟能详的名词真的能够有效证明你的观点吗?从小老师教导的论证方法真的是正确的吗?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用各种方式来证明观点的对错,用片面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然而谬误与真理往往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对既定事物的辩证与思考才是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开始。今天童行将就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为例,解读应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并正确地论证观点。


前几天有一篇文章很热,批判了中学所学的“四大论证方法”。读完之后,心有戚戚,因为这正是我从小在学并真切地走过弯路的“论证”。


文中展示了一道重庆市2000年中考语文试卷的例题,给出的选项是四大论证方法的随机组合(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考察学生能否选出文中用的论证方法。


2000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中考)语文试卷

来源:微信公众号《短史记》


这道题是不是2000年重庆的中考真题暂时不可考,我没能找到上述图片更源头的出处。不过作为2002年参加中考的“老年人”,试卷里面提到的对“四大论证方法”的考察,跟我小时候的考试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举例论证,就是用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教科书里常举的例子是孟子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连举6个名人成功的案例来论证“天将降大任”之前必让你受苦。事实上这些例子并不能证明这一论点,毕竟,还有更多的人受苦了依然没有“大任”加身。


道理论证,也叫引用论证。这是我小时候用得最溜的一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就是引用名人名言,比如用大多数学生都熟悉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性。要是实在想不起来正经的名人名言,随口编一个“有位名人说过”也是可以的,反正写作文没问题。


对比论证,是指用正反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比如说吧,论证有气节才能青史留名,作者经常用陶渊明、李白等人来对比历史上很多人高官厚禄但没能留名(这是一道真题)。事实上,陶渊明、李白能留名青史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侍权贵——他们都是当过官的。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两者之间只要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用前者来论证后者也是如此。

 

它们都是我从学校里学到的“论证方法”,我也曾真的以为议论文就该这么写——证明自己的观点只要不停地举例子、打比方、引用名人名言就够了。事实上,较大的阅读量,再加上善于运用“气势恢宏”的排比和华丽的辞藻,我的作文分数也确实一直挺不错,所以这种“论证方法”的恶果显现得特别晚。

 

直到大学之后我开始准备论文和GRE作文时,被老师一遍遍地批驳“不客观!太片面!视野太窄!”被反复地打回来修改、重写,我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地学过论证。

 

因为小时候学的“四大论证方法”根本就不是“论证”,而是“论据”。而单纯地摆出论据,不考察论据的效力,不进行有逻辑地推导,根本不能算“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搜一下近两年的中考题,就会发现这个考点依然还在考。

 

比如,2017年山东菏泽的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用的是主观题的方式来考查,询问学生某一段例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再比如,2018年北京的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分析),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查这一考点,比如下面的【甲】和【丙】选项,说的还是文中使用的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这两个论证方法,而【乙】选项考查的是学生对论述重点的理解。


来源:新东方在线


没想到,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还在学习、使用并要证明自己掌握了这样的“论证方法”。


错误的论证,助长思考的懒惰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的作者文森特·鲁吉罗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推理,其实是在为继续相信我们已经相信的东西找理由。这是一种思考的懒惰。”


而“四大论证方法”,助长的正是这样的懒惰。比如:


举例论证——“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可以证明我是对的了吧?”;

对比论证——“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都有了,我还不对吗?”;

道理论证——“这个名人那个大佬都跟我看法一致,我不就是对的了嘛?”;

比喻论证——“我就是对的嘛,还不信?那我打个更好懂的比方给你听听。”

 

为什么说这样的论证会助长思考的懒惰呢?

 

因为以上这些论据都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支撑”,属于为观点找论据,为相信找理由,本质上是一种阐述。它体现了一种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即我怎么回答才是对的,我怎么证明我是对的。它没有突破既有的思考框架,没有去完善思考的诸多方面。换言之,它只是在捍卫观点,而不是在完善观点。论证者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可能是错的,是否是不完善的,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事实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做弱势批判性思维,很适合来解释这种捍卫型论证。这个定义来自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创始人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他也写了很多书推广批判性思维,为这一思维工具的全球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说一个人拥有弱势批判性思维,那就意味着他把批判性思维当做一种工具,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主张。要是有人胆敢提出不同意见,那就祭出批判性思维的武器来驳倒他,也就是说,批判别人的批判,捍卫自己的思维。


说完了弱势批判性思维,再来说说强势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所有倡导批判性思维的人都推崇的。强势批判性思维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工具来评估所有的看法和主张,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而且主要是自己的。它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也是一个目标,要求我们客观的、审慎的、多角度的去看待事物,明辨是非,分清好坏,辨别真伪。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实现思维上的突破和成长。


这很难,但很重要。


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更多元的观点和多到快爆炸的信息。如果只是为自己相信的东西找论据,无论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支撑的例子,论证者会越来越坚信自己的观点。


但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深陷自以为很美的小世界,看不到别人的视角,也看不到大千世界其他的美。学会客观、全面、公立地去分辨,需要使用批判思维的工具来不断挑战自己、推翻自己,一边痛苦、一边完善、一边成长。


证明自己对,需要技巧;

发现自己不对,需要智慧;

修正与重建自己的观点,需要勇气。


好的思考,帮你理清自己、看清世界


小孩子会特别容易陷入二分式思维,也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他们经验不足、见识有限,确实还看不到事物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类真的是很懒得思考的动物。


不只是小孩子,很多成人对事情的判断也往往非黑即白:要么输要么赢,要么同仇敌忾要么非我族类。网络上针对不同观点的各种舌战、混战、站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观点,我们能找出一千个例子证明它是对的,也能找出一千个例子证明它是错的。争论对错本身意义并不大,因为任何观点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和土壤,都能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共鸣,都会有它的支持者,在某种程度上它总是有可能对。


思考的意义在于,搞清楚它在什么情况下是适用的,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适用的,如何能变得更清晰、更精确。

 


在这一点上,科学界做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因为虽然科学家们相互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意,相互之间的论战一点也不少,但科学有三个显著特点,保证了大家能够清晰地讨论问题。

 

第一个特点是可验证,即一个科学家能搞出来的研究结果,其他的科学家在同样的条件下也得能做出来才行。


第二个特点是可控性,即可以使用一整套的方法来减少可能产生的错误。比如个人观察会有偏差,那么多个研究人员一起观察就会减少这个偏差。


第三个特点是语言的精确,即大家讨论的概念都有着同样的定义,不至于在语言模糊不清的地方打架。

 

在这样的前提下,使用科学研究作为论证的证据就有着更好的效力,大家就可以站在彼此的肩膀上,通过协作将思考的力量放到最大,一起让研究结果更清晰、更精确。

 

但是,即使是对于科学研究结果,我们也依然应该保持清醒。比如,科学研究的质量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科学家的研究都有着同样的效力;再比如,研究结果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而且有着自己的时效性,二十年前的医学研究结果可能早就被推翻不用了。

 

所以,当强调要教会孩子思考,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时候,我想说的其实是: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对与错、黑与白,而是一个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接受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价值的,以及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方法。不管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或者很流行的科学思维,关注的角度都是类似的,它们都在试图通过一套思考方法或思维工具,帮助我们拓宽思路、理清思考的误区和偏见,更好地看清世界。

 

这样的思维工具,才是我们清晰思考的基础,而笼统盲目的“四大论证方法”,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以下有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单一论证的思维模式,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思考。欢迎大家和孩子一起练习,并把练习的体会和感受发送给我们,和我们一起分享。


1. 一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2. 一件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3. 从其他人的角度看来是怎样的?

4. 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哪个原因会更可信?

5. 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6. 别人为什么会那样认为?

7. 造成我们分歧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8. 作者有没有隐藏的信息和假设?


可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当跳出“如何证明我是对的”的这个思维定式之后,我们看世界的视角,也会更宽阔、更清晰。


参考资料: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提问》,2012;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2010;

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30天改变思维定势,学会独立思考》,2014。



12

吕丽莹

北外语言学硕士,多年幼儿教育从业者

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

童行学院导师、三岁红豆的妈妈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三个技巧,让亲子共读效果加倍

你我都能做到的儿童批判性思维培养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想教孩子点什么?

郝景芳:面对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何利用国际企业的思维工具,帮孩子实现思维升级?

知道很多知识就够了吗?怎样帮助孩子获得对世界更好的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